目录
艺术空间
公共艺术景观雕塑作品范其荣;1
素描作品梁海霞;1
工业产品设计王瑾;2-3
《龙门画创作》书籍设计吴冠聪;4
《精品酒店》室内设计谢一萱;4
《售楼处》空间设计徐进;4
《渔·悦》民宿设计姜程;4
陶瓷花器设计魏璋;5
浮雕壁画工程设计图宋莹;6
《红船往事》化妆设计造型卜晓风;7
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写实风格思考马彩霞;8-9
《竹韵》文创产品设计杜启明;10
《“印象”旅行茶具》文创产品设计赵达源;10
《大歌·符号》丝巾设计闫茹玉;10
《水书文化》丝巾设计闫帅杰;10
《中医院景观设计》陈增辉;11
《儿童海洋文化活动中心》严先琴;11
陶艺设计荣梅;12
《石榴魂》工艺美术设计杨涛;13
竹子题材中国山水画在居室空间中的审美价值探究——以《竹韵》系列作品为例侯淑君;14-15
空间设计苏洪恩;16
名家视阈
大现代文化视域中的“后古代”及“新世纪”文学李继凯;4-12
学术观察
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刘川鄂;13-19
高端访谈
文学的半径与跨界的可能——程金城教授访谈录程金城;邱田;20-31
如何书写当代文学史
“历史化”:“重返八十年代”学术思潮的“关键词”赵黎波;32-41
“京味儿”文学的多元形态付立松;42-48
“九十年代文学”再出发
“九十年代文学”:需要重视的一个“年代”研究——吴秀明教授访谈吴秀明;周诗寒;49-57
1990年代背景与梁晓声“好人文化”的历史生成刘起林;58-65
文学批评入史之沉浮及其新路径——以1990年代的当代文学史著为中心的考察李心怡;66-72
发现经典·罗伟章专辑
《红楼梦》传统、生活史诗与“人类文明新形态”——罗伟章《谁在敲门》简论李云雷;73-79
论罗伟章的小说创作——从《声音史》到《寂静史》张学昕;于恬;80-86
致广大而尽精微——罗伟章《谁在敲门》之多重内涵分析张宗刚;李美皆;87-95
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及调试——罗伟章小说论房广莹;96-101
青年批评
主持人语丛治辰;102
“后文学”时代网络文艺的辩证批评——兼评《从后文学到新人文》陈琰娇;103-109
“消费主义”作为一种“他律”法则——从《从后文学到新人文》的消费主义论述谈起刘月悦;110-117
拥抱变化——从“后文学”到“新人文”的实践途径刘大先;118-123
现象研究
论21世纪乡村小说的历史书写颜敏;廖志华;124-131
21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自觉林琳;132-138
文学前沿寻踪:现实主义的“先锋”转向——“文学桂军”叙事模式论肖庆国;139-144
文学陕军民间叙事检视:成就、局限与前景王玉珠;145-151
“现代性”的体认、指向与矛盾——也论“被压抑的现代性”任杰;152-158
消费读者和无限传播:论后文学时代文学史书写之新变千叶万希子;159-165
评论阐释
王蒙文学批评的多元化及其前瞻性李骞;166-172
精神邀约与诗性美学——龚学敏《濒临》的日常意义与档案价值张德明;173-177
万玛才旦小说作品的张力、荒诞与哲思刘茉琳;178-183
“梁庄系列”中非虚构写作的乡土叙事策略田频;周晓艳;184-191
海外传播
王蒙在德国的译介历程与接受研究张帆;高鸽;192-199
当代中国文学德译出版的机制导向顾文艳;200-209
会议综述
“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与实践”学术会议综述袁洪权;张力方;210-215
批评家学术档案——程金城2
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》目录12